八一八苏富比拍卖在007小说电影中的起承转合,以及苏记前主席「现代拍卖之父」卫尔逊与弗莱明的一段轶闻。

《无暇赴死》是第25部007电影,也是第6代「占士邦」丹尼尔·奎格的谢幕之作。作为上世纪杰克苏文学的集大成者,初版邦德小说向来是珍本市场上的硬通货,尤其受欧美金融才俊喜欢——有格调、价格平,集齐十四本所费尚不及现当代夜场一件拍品之半数,还有谁比007号特工更能代表买家心中的男人梦?让我们回到上世纪伊恩·弗莱明创造占士邦的年代,八一八苏富比拍卖在007小说电影中的起承转合,以及苏记前主席「现代拍卖之父」卫尔逊与弗莱明的一段轶闻。

在1983年上映的第13部007电影《八爪女》中,一切始于伦敦苏富比上拍的一件法贝热彩蛋。原本是冬宫珍藏,被苏联将军奥洛夫从国库中盗出,委高手仿制几可乱真的赝品后调包,赝品放回库房,真品借巡游欧洲的马戏团主“八爪女”之手倒卖套取现金,这秘密被有英国情报局的卧底发现,拼死截获赝品,导致而失去赝品的将军一方不得不在苏富比买下真品,以免国库巡检藏品时败露阴谋。

▲《八爪女》电影海报,由第二代邦德罗杰·摩尔主演

邦德奉命参加拍卖,几番顶拍,引蛇出洞,揪出苏联将军及其走狗——伪装成珠宝商阿富汗王子卡马汗。原来二人非但利用八爪女的马戏团走私珠宝,还打算运送核弹炸毁美国空军基地。而八爪女竟是邦德故交之女,又与他有一夕之欢。结局当然是邦德挺身而出,在成功爆炸前一秒拆除核弹,将八爪女从反派手中救出,抱得美人归。

▲ 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中的法贝热水晶地球仪,弗莱明在小说中写的是祖母绿,重达1300多克拉。© Royal Collection Trust

这部电影改编自1963年初苏富比委托伊恩·弗莱明创作的短篇小说《仕女藏珍》(The Property of a Lady),收录于1963年末苏富比年报《象牙槌》(The Ivory Hammer)。小说中涉及的拍品并非彩蛋,而是更为少见的法贝热地球仪。电影或许是考虑到彩蛋的知名度更高做出这种调整。

▲ 1963年苏富比年报《象牙槌》书影 © The Cary Collection

小说情节与电影不尽相同。在小说中,英国海关截获了一个保价高达10万英镑的包裹(相当于¥1600万),秘密拆箱后发现竟然是这样一件珍品,附带伪造的来源文件,称此乃F小姐之祖父向法贝热工坊定制,此后家族递藏云云,现委托苏富比上拍。F是英国情报局中的文员,早已被怀疑是双面间谍,英方推测这件拍品的成交价就是苏联向F支付的佣金,拍卖当天F的上线一定会露面。邦德的任务就是在会场上揪出这位苏联间谍。

弗莱明写道:“全场目光聚焦在那纤瘦、文雅的拍卖师身上,屏声静气,听他低沉轻柔地报价出价......黑色西装穿在他身上多么熨帖,不用袋巾,唯钮孔上别着一朵鲜红康乃馨......邦德紧紧盯着他的眼睛,因为在场都是行家,细微的提笔挑眉即是出价,唯有、唯有追随他的目光,才能发现苏联间谍一线痕踪。”

弗莱明笔下这位拍卖师,就是苏富比当时的主席,有“现代拍卖之父”之称的卫尔逊(Peter Cecil Wilson, 1913-1984)。二战中在情报局共事的一段经历,启发了邦德的部分原型。

卫尔逊与著名的“剑桥五谍”中的盖·伯吉斯和安东尼·布朗特相熟,除了都是同性恋,他和伯吉斯曾是室友,和布朗特同属英伦收藏界的领军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布朗特身份暴露,英国媒体纷纷猜测卫尔逊就是“五谍”中始终难以确定的第五位间谍。不久后卫尔逊糖尿病发身亡,这揣测方告一段落。

▲ 六七十年代伦敦苏富比拍卖现场,拍卖官即卫尔逊。© Homer Sykes/Sotheby's

卫尔逊出身显赫但家道中落,父亲是不成器的花花公子,在上流社会中以好色著称,母亲恨铁不成钢,“虎妈”之威造成卫尔逊腼腆羞涩的性格,按传统他求学于伊顿,后升牛津大学,可他既缺乏牛津崇尚的男子气概,又弱于学习成绩,空有敏感的艺术细胞和高超的园艺技法,不到一年就休学了。此后的几年,卫尔逊游荡于欧洲,在德国结识年长三岁的大姐姐海伦,海伦性格坚毅,又与他一样爱好园艺,很快结婚并有了两个儿子。

返回伦敦后,卫尔逊先是供职与Spink & Son,也就是古董玩家的都知道的斯宾克。1936年加入苏富比,第二年太太继承一笔遗产,卫尔逊得以以5000英镑的价格购入苏富比股份,晋升合伙人。这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事。二战爆发后,苏富比全员奔赴利物浦参与邮政业务。卫尔逊被调往加勒比海地区更加机密的部门,负责审查德军通过中立国寄往美洲的敏感包裹。在百慕大,卫尔逊结识了同样供职于情报部门的弗莱明,后者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住在加勒比海沿岸,第一部007小说《皇家赌场》就是在牙买加写成的。所以二十年后,当苏富比邀请弗莱明定制小说时,弗莱明把故事的起因安排成敌方寄来的神秘包裹,由包裹的解封,勾出奇情的间谍故事——这本就是老友当年的工作日常。只是这一次,包裹里不是法西斯情报,而是价值连城的珠宝,敌方也不再是邪恶的轴心国,而是铁幕下的苏维埃。卫尔逊后来调职华盛顿直至二战结束。在美国的两年对他影响极大,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苏富比不会是今天的苏富比。战争不仅改变了卫尔逊的职业生涯,也扭转了他的个人性趣,他的第一个男朋友是二战期间交往的,不久后与妻子分居离婚,但毕生都是好友,尤其在园艺上志同道合。也是在这个阶段,通过共同的艺术商朋友,卫尔逊结识了“剑桥五杰”中的伯吉斯、麦克林和菲尔比,有一个时期他们住在一起,几十年后剑桥间谍案爆发,这扑朔迷离的一段引发不少争议。尽管情报局希望卫尔逊留任,但他还是在战后回归到苏富比。从1945年到1983年去世,说他是苏富比的“皇帝”也不为过,一手推动了整个拍卖行业的现代化。

1952年埃及国王法鲁克被迫退位,两年后苏富比取得埃及政府委托,拍卖法鲁克的金币,其中最珍罕的当属美国1933年铸造的20美元“金鹰”,这批金币因品相有小瑕铸出后不久回炉,但有10枚不翼而飞,中央情报局成功追回9枚,唯一的漏网之鱼被法鲁克高价买下,并在1944年中情局发现前几天办理了出口许可证。直到1954年苏富比拍卖美国政府才知晓,苏记被迫撤拍。近半个世纪后,2002年再次上拍,取得高达759万美金的天价,时隔二十年,今年春天苏记第三次拍卖,成交价又创新高,1900万美金, 恐怕是当今世界上最贵的钱币了。

© Ullstein Bild

1957年7月荷兰银行家William Weinberg藏印象派及现代绘画专场。这是现代第一个被精心策划、面向大众和媒体,而非仅仅是行家的专场,连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都来看预展,轰动一时。大部分拍品被新兴美国藏家买去。

1958年的Goldschmidt专场开夜场之先河。在此之前从未有拍卖会要求先生女士像赴歌剧般盛装出席,也从未有拍卖图录以彩色印刷。十一幅印象派天价成交,标志着艺术市场由古典杰作向现代绘画全面转型。彻底奠定了苏富比,也就是卫尔逊的业内地位。

转型的不只是作品。战后美国经济畸形繁荣,美国买家越来越多,欧洲一直没能恢复荣光,流亡贵族越来越多,为逃避遗产税而出售祖产几乎是所有继承者的选择。卫尔逊有过两年美国工作经历,供职于华府,对美国潜在的购买力有极深刻的认识,当他的同行们还多多少少抱有老欧洲的优越感时,卫尔逊已经为拓宽美国市场筹备许久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拍卖行是Parke-Bernet,其创始人Leslie Hyam手段高明,业务能力极强,原本是苏记在美国市场的强劲对手,然而1963年Hyam突然在汽车里自杀,失去创始人的Parke-Bernet群龙无首。得知消息的卫尔逊各方派人游说董事会,不到三个月,苏富比变成苏富比-帕克-博耐,拍行国际化始于此。吞下Parke-Bernet后,卫尔逊源源不断将二十来岁的专家送往大洋彼岸开疆扩土,这当中有一位负责财务的年轻人,后来成为北美区的总裁,这个人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J. J. Lally蓝理捷。

七十年代苏富比美国体系成熟,卫尔逊把目光更多放在欧洲,尤其是法国摩洛哥一带。此时他已步入晚年,深受糖尿病折磨,长居南法的乡间别墅,与健硕的前英国海军保镖为伴,他在1980年正式退休,但继续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卫尔逊在位时大权独揽,没有培养继承人。他的离开导致高层遇事不决,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嫌隙丛生,陷入被恶意收购的境地。待到84年,卫尔逊撑着病体敲定商场大亨陶布曼接手的计划后不久就去世了。在那之后,苏富比历经了上市退市上庭等许多风波,那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了。

说回弗莱明为苏富比定制的短篇。1963年首发于苏记年报《象牙槌》,转年1月开始在《花花公子》上连载,当年夏天弗莱明去世。1966年收录到《八爪女》短篇集中。1983年改编成电影上映,由第二代邦德罗杰·摩尔主演。

▲ 1964年1月《花花公子》

▲ 1966年6月初版《八爪女》短篇集

有趣的是,这部小说的标题《The Property of a Lady》由于从未用做过007电影的片名,经常被传言为下一部电影的片名,第十五部《雷霆杀机》,第二十一部《皇家赌场》和二十二部《量子危机》都曾被命名过,或许下一部会采纳这名字吧,毕竟下一任007本身就是女郎。

最后,看完最新一部占士邦,结局实在大跌眼镜,《No Time to Die》出乎意料,还是希望邦德永远《Another Way to Die》。就以枪姐这首主题曲收尾吧!祝大家观影愉快~


参阅:
MACLEAN,Katherine,HOOK, Philip. Sotheby's Maestro: Peter Wilson and the Post-war Art World ; An Anthology of Memoirs by Colleagues, Dealers and Collectors. London: Sotheby's, 2017.
FAITH, Nicholas. Sold: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House of Sotheby.NewYork: MacmillanPublishing Co,1985.




007: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2021)

又名:007:生死有时(港) / 007:生死交战(台) / 007:间不容死 / 邦德25 / 007:没空去死(豆友译名) / James Bond 25 / Never Dream of Dying / Shatterhand

上映日期:2020-04-03(英国) / 2020-04-08(美国)片长:163分钟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 Daniel Craig/安娜·德·阿玛斯 Ana de Armas/蕾雅·赛杜 Léa Seydoux/拉米·马雷克 Rami Malek/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Christoph Waltz/娜奥米·哈里斯 Naomie Harris/比利·马格努森 Billy Magnussen/杰弗里·怀特 Jeffrey Wright/本·卫肖 Ben Whishaw/拉什纳·林奇 Lashana Lynch/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大卫·丹席克 David Dencik/洛德斯·法比尔斯 Lourdes Faberes/可可·萨姆纳 Coco Sumner/戈登·亚历山大 Gordon Alexander/通恰伊·古奈什 Tuncay Gunes/达利·本萨拉赫 Dali Benssalah/泰·赫尔利 Ty Hurley/戴维·奥拉瓦莱·阿印德 David Olawale Ayinde/朱利安·费罗 Julian Ferro/拉普洛斯·卡伦福佐斯 Lampros Kalfuntzos/Ahmed Bakare

导演:凯瑞·福永 Cary Fukunaga编剧:尼尔·珀维斯 Neal Purvis/罗伯特·韦德 Robert Wade/凯瑞·福永 Cary Fukunaga/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伊恩·弗莱明 Ian Fleming

007:无暇赴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