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风声呼啸而过,有人驻足聆听,有人步履不停,大幕拉开,匆匆的是归程客亦是远行人。

(一)一个地点——裘庄

裘庄七日,世上千年。

裘庄,不是求索的求,也不是囚徒的囚。

一生所求皆不可得。多么残忍的诅咒,但也是极其真实的写照。

很多人,终其一生,一无所知,一无所获,也一无所有。

电视剧版的《风声》加入了密码船的场景,但实质上和裘庄一样,是同种通向地狱的牢笼。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书中写道:“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裘庄和西湖一样,在炮火的轰炸下得以幸免,让西子湖畔的故事得以延续,留下许多动人传说,也在幽幽耸立中见证了百代荣辱,兴衰更迭。

这栋东西对称的建筑让我想到福柯《规训与惩罚》里的“全景敞视主义”,那座360度无死角的建筑让站在圆形监狱瞭望塔上的人能轻易窥见所有犯人的一举一动,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全方位地“供人观赏”。裘庄的东楼和西楼亦是如此,审讯者最后也沦为被审讯者。

从密码船到裘庄,变化的不只是空间,还有流淌的时间。

卡西尔在《人论》里提出空间是一种“外经验”的存在,而时间是一种“内经验”的形式。

时间的三种样态:过去,现在,未来。“现在包含着过去,而又充满了未来。”

密码船既是裘庄的开场,也是命运的伏笔,密码船上五个人最后侥幸全身而退,裘庄里却成了五人进一人出。密码船上的杀戮没有因为靠岸而终结,裘庄在最后也开启了新一轮“抓鬼”。

(二)两首歌曲——《风声》&《一捧春风》

如果说电影里的插曲《风声》是命运的底色,那么电视剧里的《一捧春风》更像命运的旁白。

2009年电影《风声》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一举斩获多个奖项,但是当时年龄尚小,对这部电影仅存的印象只有里面的插曲《风声》:

若你看出我那无形的伤痕,你该懂我不光是好胜

亦邪亦正我会是谁的替身,真作假时假当真

说来遗憾就算我有多坚忍,若有似无有什么凭证

半喜半悲爱本来是双面刃,是非任他们议论

没半点风声,命运却留下指纹,爱你却不能过问

别走漏风声,爱我比敌对残忍,灿烂却是近黄昏

那时还看不懂电影里的故事,只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的悲怆。后来才知道原来《风声》的最终版歌词是在十几位作词人创作出的几十个版本中确定下来的,最终选定了李焯雄作词,曹轩宾作曲的同名主题曲。这首歌没有像2005年两人合作的那首《可惜不是你》一样被很多人记住,或许是因为这首歌的伤感不在歌名中,不在歌词里,而在故事的背后。

电视剧版的《风声》中的配乐同样令人惊艳,相比很多谍战剧有一种莫名的高级感,《一捧春风》不像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但是就像歌名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轮回,汹涌澎湃中翻涌着饱满的深情,慷慨激昂隐含着无声的悲怆,没有声嘶力竭,没有哭嚎呐喊。

(三)三种演绎——原著&电视剧&电影

谍战剧无非两条线,非明即暗。明,是明修栈道,暗,是暗度陈仓。

结局也总是两条路,非生即死。生,是死里逃生。死,是死得其所。

有人做赌徒,有人做信徒。天才与疯子,人心与权术。

智者虽九死未悔,只因为深谙置之死地方能后生之道。

愚者纵九死一生,也依旧未明螳臂当车犹如蚍蜉撼树。

原著和电视剧里顾小(晓)梦成为了最后活下来的人,电影里活下来的人却是李宁玉和吴志国。原著和电视剧里李宁玉是“老鬼”,电影里“老鬼”却是顾小梦。

这三种形式的演绎,各有看点,电影和电视剧在评分上虽有所争执,但这世上本就没有众口一词,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基于原著,至少没有改编得面目全非或是不忍直视。

我个人在看过三个版本后更喜欢电视剧版,也第一次感受到编剧的重要性,就像评论中有人写道:原著仿佛冰山一角,而隐没在海平面下的是庞杂事实的绞合,是无数人物命运的勾连。所以此剧既是解码,也是破题。

原著《风声》麦家有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是“时间会销蚀世间所有人为的颜色,包括最深刻、最经典的爱恨情仇。”二是“人的知觉很有限,很多东西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感受不到,但它们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甚至比那些有目共睹的东西还要影响我们的身心。”

电影版《风声》里顾小梦在旗袍上用摩斯密码写下一段话: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电视剧版《风声》里也贡献了很多经典的台词,比如开场的那段:“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被流传,然而所有的故事终将被遗忘。水中火、火中冰、笼中兽、枕边刀,一切都那么疯狂,但最疯狂的还是时间,时间让一切轻易的飘散。而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想我依然会像当初那样走上那艘船。”比如李宁玉临死前留下的“人生如赌局,生死未定输赢;世事似赌债,早晚终要偿还。”比如金生火未卜先知的感慨“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

还有两处令人难忘的用典,一处是密码船事件完结,白小年在下船时所说的“山中棋未散,世上已千年”。一处是顾晓梦25岁生日那天,李宁玉在钢琴前清唱的那首徐志摩的《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以及那个多次出现的问题,“谍报工作的职业生命是什么?”

是忠诚?是信仰?是生命?是毁灭?金生火和李宁玉给了顾晓梦不同的答案。

电视剧里将顾小梦改为顾晓梦,既是为了那句“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暗号,也是应了“破晓前的一场梦”,大梦初醒,顾晓梦最终选择了和“老鬼”李宁玉以及自己的父亲“老枪”同样的道路。

纸质版的《风声》上有众多推荐人的溢美之词,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麦家留下的“看似我写了一群无情之人,而这恰恰是我最深情的作品。”

这样深情的作品无论改编成何种形式,都不该被辜负,也所幸没有被辜负。

(四)四位父亲——裘庄主&金生火&龙川肥原&顾民章

电视剧版的《风声》试图为每一个人物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角色大小。

最后一集里,顾民章语重心长地对顾晓梦说:“保护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没有哪个父亲,会狠心地任由自己的孩子陷入危险,这一点不分信仰、国籍,甚至无论善恶。”

但做到这一点的惟有顾民章,或者说他也试图保全他的另一个孩子李宁玉,所以才启用了“地狱变”方案,只是李宁玉最后没有完成这项上级交给她的任务,那25响烟花虽然不是为她绽放,却让她看懂了她的同志在信仰与亲情之间的艰难抉择,看懂了一位父亲的无奈与决绝。

裘庄主用裘庄这笔窃取的宝藏换幼子苟活,可是最后三个孩子都因为裘庄的秘密命丧黄泉。

龙川肥原想用最后的“切腹认罪”去求得自己老师的一丝仁慈和怜悯,但最终也事与愿违。

金生火给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两件外套和一些钱财,但是这些没能让自己的女儿平安度过那个寒冷的冬日。在他与李宁玉诀别之际,用自己的性命作为此生最后一次交易的筹码,但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最后转身对李宁玉意气风发地说“我突然想起来,民国十三年的时候,有一次机会,我是可以走出去的,当时的中华书局找到我,要给我出一部书,说放在大学教授的教义里都不会逊色,我高兴了整整一个晚上,可到了天亮,我把那些初稿都烧了,走不出去啊。”

(五)五个人物——李宁玉&顾晓梦&吴志国&白小年&金生火

想在盛世留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盛世里的人才辈出。

想在乱世活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乱世中的硝烟迭起。

所以不管在盛世还是乱世,有的人的故事只是故事,有的人的故事却是传奇。

“烽火乱世、生死艰难,能在这个圈子里混下来的,谁不是天才?”

“李宁玉是个破译的天才,吴志国是个杀人的天才,白小年是个伺候人的天才,金生火是个揣摩人心的天才,顾晓梦是个扮猪吃虎的天才……”

偏偏在那个艰难度日的时代,天才尚且难以安身立命。又或许如原著中所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恐惧。”能够真正走出局限,克服恐惧的人或许根本不存在,哪怕你是个天才。

曾经一人一句布下生死杀阵,了却他人死生。语言显得那样锋利。

如今一人一句只为置身事外,摆脱自身困局。语言显得那样单薄。

任何一种关系,都有可能从牢不可破变成不堪一击,尤其是生死时刻,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性命轻易交付在别人手中,身在笼中,都想成为开笼之时最先飞出的那只金丝雀,即便外面的天空正酝酿着一场疾风骤雨。

李宁玉——“静谧且疏离,如湖中的睡莲,脆弱而坚韧,如风中的芦苇。高山积雪,深谷明月。”

很喜欢这个名字的深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有人画地为牢,就会有人困兽犹斗。有人搭台唱戏,就要有人粉墨登场。

世事如棋,只是她下的是一局生死棋罢了。

她是执棋人,懂得落棋不悔,所以从踏进裘庄的那刻她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她是观棋人,懂得观棋不语,所以即便看透敌人的诡计也不愿拨弄他人的命盘。

困倚危楼之上,如何不能感知大厦将倾?

只是如她所说,人生于她不过是个数学模型,公式已经确定,要怎样的结果,就输入怎样的数据。她不会、不想也不能让感情成为她的干扰项,绊住她远去的脚步。

顾晓梦——“解剑独行残月,披衣困卧清风。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很喜欢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五人死,一人生。这是命定的结局,但没人知道其实走出去的那个幸运儿也死过一次。

又或者,不是死亡,而是涅槃,只是这个浴火重生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

有的人先有希望,再有幻灭,有的人先有幻灭,才有希望。

最后一集里顾晓梦打开裘庄的大门,再也没有回头,却停在喷泉池前吟咏了那句李宁玉曾经诵读的诗歌,“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有感》)

吴志国——“你明知道我只会杀人,我就这点本事能够救你出去。”

“我的命在密码里,你的命在刀尖上,既然道不同,就再也不要说谁带谁走的话了。”

这是她给他的答案。

对他而言,她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梦。那一场瓢泼大雨,那一个“假丈夫”从来都不是他们之间的阻碍,只是他勘不破,也猜不透她的心思,更读不懂她不愿与他同路的原因。

对她而言,却早早知晓他们之间注定是殊途。感动是有的,哪怕还有那么一点点心动,但这些对于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太过沉重,本就在钢丝上摇摇欲坠,又如何迎风执炬。

深情恐错付,无情患多情。她和他都是深情的人,但她的深情只关信仰无关其他,而他的深情却只关乎她,或许他是五个人里最希望她能活着出去的,只是不管在裘庄还是密码船上,她都无法回应他这一份深情。

白小年——“最危险的刀片就藏在最优美的音符里,最致命的杀机就在女人说着的情话里。”

这句台词是白小年与李宁玉在钢琴前交换秘密时说的,后来这些秘密也在无形中也帮了李宁玉的忙,但或许真正帮助李宁玉逃过一劫的是那个暴露的同志,代号“老汉”的何剪烛。

身份可以编造,但感情不能。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是诗人对未来与妻子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可是对于白和何两人,离情无处叙,只剩下生死决别,好在无法同生,尚能共死。

在裘庄阴暗的地牢里,青梅竹马的恋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生与死都在一处。

金生火——“有的话,是人一辈子不能忘的,忘了,心就死了。”

对金生火这个人物,印象深刻的除了老谋深算,深谙权术人心,还有几分唏嘘,或许是因为老戏骨的缘故,很多台词都带着一种看透人情世故后的通达与透彻。

尤其是在他与李宁玉诀别和托孤之际的那番话,句句真切而诚挚。

不管是那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是那句“宁移白首之心,不堕青云之志。”

抛却了乘着青云之梯扶摇直上的幻想,也抛却了最后的保全与苟活之心,只留下一个父亲踽踽独行的背影,没有怨恨,惟有珍重,但求相知,不悔同行。

The End.

终稿于2021.1.21,21:21. BY:FRSS.



风声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