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我只看到了一位缺爱的女孩,以及一位很爱他女儿但又不会怎么表达爱的父亲。典型中国式父母在影片中得以展现,但呈现得并不完整,曹保平导演之前拍的《狗十三》对于中国式家庭的展现要更加完整些,可能是因为这部片的侧重点在于“悬疑”的缘故。

1、重复符号给予剧情暗示(过度解读)

鱼,是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符号。影片中鱼与男主角,即金丽娜的父亲,绑定在一起,鱼等同于男主角。在影片开头,导游介绍黑色的鱼旗(日本称为鲤鱼旗🎏)代表父亲,在第三个画面便呈现黑色鱼旗被重物压到水底下,暗示着男主角势必会被这件事所淹没,将永远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和后悔当中。到后续电影高潮部分,一场台风将三名主角,即男主角、李苗苗的母亲以及李苗苗本人相聚,超强台风将江(应该是)上的鱼一一卷起并抛到陆地上,形成“鱼雨”壮观场面,而在现实中,台风并不能将鱼刮起,很明显是导演故意而为之。“鱼雨”在电影高潮双重矛盾碰撞时出现,暗示了人们已经进入疯癫状态,对环境中出现的离奇事件不予理会甚至是与环境一同发癫。同样也暗示了男主角在寻找“杀人凶手”过程中进入疯狂状态并逐渐迷失自我,同时暗示了李苗苗父母将会被男主角所误导。从男主角与李苗苗母亲均被这场“鱼雨”所影响并导致车辆失控,而李苗苗则很享受这场特殊的雨中即可看出,这同样为后续李苗苗诡异性格和喜好做了铺垫。

2、畸形爱驱使事件发生(影片人物尝试分析)

自杀事件的发生是不断积累而成的,绝不是一触激发。在影片中,男主角对女儿的情感很复杂,他很爱女儿,但这种爱是混合着一种利益上的爱,即“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应该回报我”的这种爱,而不是无偿的爱,其找“凶手”的驱动力就在于这种利益爱,这在影片中男主角与日本警官聊天时可体现出来。在这种利益爱的疯狂驱使下,使他找寻找“凶手”过程中逐渐步入疯狂状态,从而做出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不为女儿送终、给别人看女儿不雅照等,这也是影片中其他人物经常说男主角根本不爱他女儿的原因,因为这种爱早已变形。除此之外,男主角在情感上自以为是的心理也造就了他女儿缺爱的结果,在影片结尾一闪而过的金丽娜的回忆即可看出,在女儿眼里,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令她窒息且难以忍受,父亲经常表露出来的厌恶表情让她觉得父亲并不真正爱她,甚至觉得她成为了父亲的累赘,母亲的离去加剧了她心理上的创伤,产生“被抛弃”的错觉,使其安全感丧失,这在影片中当她父亲出去工作而她躲在衣柜里的场景得以体现。父母的决定以及父亲的教育方式使她对爱产生错误理解,最终导致悲剧产生,她想被三位男人轮奸的原因便是对男友离开她的报仇,其复仇的目的是为了让男友重新回到她身边,她自杀的原因在于想用极端的方式来博得别人的爱,她生命的最后在衣柜上画下太阳,除了渴望向父亲求助并渴望他的到来之外,也表现了她对这个世界仅有的美好回忆。

当然,影片中除了着重对父女的展现之外,也呈现了典型的“儿女第一,是全部”中国式父母形象,其并无任何批判意思,而是以“客观”角度呈现出来,这在《狗十三》影片中同样也是如此。

3、对孩子心理变化过程的展现,仍欠火候

在影片中,只对金丽娜,即男主角的女儿,进行记忆闪回以及日语老师向她提问关于“爱”的问题时候,她答不出来的片段来说明其存在缺爱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仍欠火候,只凭两个简短片段难以“说服”观众,从而导致一些观众误以为剧中人物“全员疯子”的错误理解,使得其目的难以实现。影片虽以悬疑为重点,但从悬疑中引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儿童心理问题仍然需要增加表现篇幅,何况在影片结尾文字打出部分重点突出了儿童心理问题。

作为悬疑片来说,该影片算是中等偏上的佳作,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导演和编剧团队对这一主题进行不断摸索和研究。虽如此,但影片依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产生共鸣,难以忘却。



涉过愤怒的海(2023)

又名:怒海 / Across the Furious Sea

上映日期:2023-11-25(中国大陆)片长:144分钟

主演:黄渤 / 周迅 / 祖峰 / 张宥浩 / 周依然 / 颜北 / 孙安可 / 闫妮 / 王迅 / 阿部力 / 施诗 / 谢锐韬 / 

导演:曹保平 / 

涉过愤怒的海相关影评

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