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视觉:《闪电侠》

by 乌合之子 20230617

闪电侠确实是相当不错,剧情、视觉奇观和时长都给人撑满了。这个长度一条想法也写不下,所以这次就从一个非常偏的点来去想。

神速力,在表现自己的时空倒流的视觉性是怎么样呈现的?我很好奇,是不是站在这个时光隧道的正中央,故事的场景是这样360度围绕呢?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真正的拥有神速力,那么神速力的呈现场景,它的导演意图以及它呈现出来的结果和我们的哲学反思是什么?

从哲学的程度上来看,一个人要怎么看到时间是倒流的?

因为我们实际上在以前的很多作品里,时空倒流是一个很长的隧道进行的,这个时候你看到场景是一种管状的方式呈现的。

我们会穿过一条长长的时空隧道,然后在这个时空隧道里看到自己的某个过去的场景,像一个图层一样被贴在隧道上,形成一种弯曲视角。

当然在更早的讲述时空道路的作品中,如果你能看到过去的自己,它的图层有可能就是碎片,是那种特别像电视放映机的碎片。

但是在这部闪电侠里面它是一个中心基点,周边是360度的围绕场景出现的——而它又不是真正的360度的场景,看起来更像是刻意形成的故障风格将一个平面抖动起来,在铺满了360度的视角中。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是由于人们的媒介影响发生了变化,导致我们看待时间这个无法被视觉化的东西被媒介改造了。

基特勒在《留声机、电影、打字机》中。就专门提到了一个很大段的描述,他就谈到这些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在根本意义上改变了对于思想的认知。

在1900年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社会上收到了大量的濒死体验的报告,这个报告中有很多人描述自己在死亡之前看到的不是光带,而是如同电影放映机回放的走马灯一样的场景。基特勒在讲课的时候专门拿了这个例子出来给同学们说,在电影没有被创作出来之前,人们的描述就不存在这种回放、断片、定格、掉帧等说法。

那么巴里他用自己的神速力营造出的一个时光回溯的窗口,呈现出的一种类似于球体一样的360度场景的风格,我觉得我可能VR虚拟设备的兴起有关。因为实际上VR设备兴起之后,我们看到的那种虚拟场景就是这样的,一个内向性球体

同时像故障风一样贴图分布在这个球体周围的画面,也体现出巴里的神速力有一种共振带来的结果。

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在一个线性的画面上有着神速奔跑的巴里一边奔跑,一边有着像闪电一样的残影,并且将其称作画面/场景炸裂。

可是当他跑出一个完全的球体之后,那个才应该是真正的他。敏感、从自己的错误中无法逃脱,想要修复过去,但是会发现总有一些无法逃避的交叉点。

当然这个球体还创造出了另外一个名场面,就是不同的球体所形成的世界相互碰撞——这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比喻,那就是我们的世界边缘是有边无界的球吗?还是说我们其实是在球的表面上呢?

如果是有边无界的球,那么它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就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不管从任何一个外部的观测和撕裂来看,他打破这个世界介入的那个切口就是球体的表面。换言之,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在球的内部。

但是如果像宇宙爆炸的理论所说的咸理论那样,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体的表面上的,那就是另外一种视觉奇观的呈现场景——感觉好像目前人类的电影技术还做不到。

或者说我们更愿意接受一种球体的观感,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就是球体,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和球体密切相关。

也正是因为和球体相关才产生出了意大利面的那个理论总有一些无法回避的交叉点,它看起来是相互平行的,因为那是在平面上,但是如果是在球面上就一定会相交。

如果是你想象你回到过去,看到过去的画面会是怎样的视觉呈现场景呢?

是片段吗?是走马灯吗?是长长的隧道吗?是可以驻足停留的博物馆吗?还是海洋馆又或者就是像巴里所呈现出的这个类似于像罗马观剧院一样的球体呢?

接着上一个想法展开,我在和学姐聊这个神速力的时间隧道问题时,她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间观察者、科学/现代之眼和悖论者。

在闪电侠中并不仅仅有两个巴里,还有第3个非常重要的形象,那就是悖论者。

悖论者是营造出整个球体观测的重要角色,他在电影中说的一句名言:我通过你创造了我。

这似乎是一个死局,因为我们找不到源头,但是这正好体现出了一种现代性社会的话语组织结构形式,那就是这种意识形态架构并不是线性延展的,而是已经成为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组织。

这个组织已经搭建起来了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没有源头,也就意味着它没有中心,它就是整体本身。

于是闪电侠所看到时间的回转方式,其实成为了一个球体也在隐喻这一概念,因为球体就是有边无界的形象。

悖论者所在的现代性视角还和时间挂钩,因为时间的刻度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只有当钟表被发明之后,时间才被清楚的切割出来。

重要的是,先要有节点才能有交点。

节点就是时间被切割之后所形成的分秒概念,焦点才是蝙蝠侠老爷所讲的那些意大利面相交之后形成的多元世界。

虽然决定论的哲学观念很早就有了,但是现代决定论的观念底层一定是在现代时间建立起来之后才形成。

戏剧《俄狄浦斯》《安提戈涅》中,神谕都是以一个非常含蓄的词语表达的,它拥有了多义性,无法指向具体的时间。比如宙斯得到的未来,就是会被自己的孩子所推翻,这个未来根本无法用某个具体的时间进行敲定。

即便指向的也不是时间,而是自然现象。比如有个神谕说“你将在太阳升起之后死亡”。于是这位君王他就将自己的国家迁到了山谷里,他的国家就再也见不到太阳,他也就不会死亡。

这就说明神谕对于古代人来说,有一种反向的加持作用。假设神谕确定了,在某个时间点上一定会死亡,那么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这个人就是无敌的。

但是在现代性社会下,整个意识形态都围绕着时间刻度而进行,我们要求精确的运转,要求准时。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有一篇语文课文讨论的就是时间对童话故事的影响,在文章中非常清楚的表达了灰姑娘这个故事里的南瓜车与12点之间的紧密关联。

有了节点就会有交点,于是人们就对交点赋予了一种现代性的决定论概念——不管你在这个交点之前做了任何事情,面对这个交点都只会得到为确定的结果。

于是巴里们就被困在蝙蝠侠会被打死,女超人会被佐德刺死的最终未来里。但是这个最终未来依然有一种隐藏的线性时间感,它就仿佛一种终极审判,因为巴里并没有看到这个之后的未来。

在传统的宗教叙事中,终极审判者是上帝,那么在闪电侠的故事中终极审判者是谁呢?

是现代之眼。

我的学姐说,在中国传统的时间循环故事中,经常会出现时间体验和认知的错位。不管是南柯一梦还是天上与地下的时间,他们在体验时间流动和身体的契合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就觉得这个流动不是缓慢的,也不是加快的,它是基于一种身体的具身性隐喻所达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处在前现代的社会中,在时空穿越这件事情上不存在快进、暂停、快退这样的说法——毕竟DVD也没有被发明出来。

但是由于DVD,也就是基特勒所说的电影放映机。被发明出来,进入千家万户之后,时间的错位感变成了拥有第三方眼睛的观察。

于是我们才能在闪电侠的电影中看到突然静止的画面、自我时间流动和周遭时间流动的极大差别,以及已静止定帧的画面完成后退的模式。

这无疑就是一种现代之眼,只不过它是以观众的视角去穿透叙事层所形成的。

要想体验闪电侠的这种时间错位性很简单,打开电脑,打开视频网站,用快进或者快退的倍速就能感受到——正好现在的年轻人也特别喜欢多倍速观看视频,因为他们想在既定的时间内大量吸收各种讯息。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像巴里那样的人文主义情怀,他因为自己的母亲的去世陷入自责,想要拯救过去修复错误,所以他才会想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时间体验,然后去找到错误的点修复它。

但是对于现在的很多观影者而言,他们热衷于看倍速看几分钟解读,他们不想回过头看向过去。更希望成为自己想象中的闪电侠,永远一往无前,让自己两侧的其实是与自己的肉身事件完全贴合的物全部变成如同坐火车看到的窗边风景的贴片景观。

所以闪电侠的视觉奇观不是用飞机特效做出来的,而是我们的现实生活能够看得到的,无论是坐火车,还是看视频。

这个时候观众就成为了第1代闪电侠的经典画面,闪电侠在整个剧场的中央开始在球内跑步,营造出了闪电般炫耀的视觉奇观,观众就坐在球体外面的剧场席位中向着中央看去。而在我们的身后是那些其他世界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眼睛透过自己的球体穿透了更多的叙事层,看向了你!



闪电侠The Flash(2023)

又名:闪电侠:闪点 / Flashpoint

上映日期:2023-06-16(美国/中国大陆) / 2023-04-25(CinemaCon行业推荐大会)片长:144分钟

主演:埃兹拉·米勒 / 本·阿弗莱克 / 迈克尔·基顿 / 萨莎·卡莱 / 迈克尔·珊农 / 玛丽维尔·贝尔杜 / 朗·里维斯顿 / 科雷西·克莱门斯 / 杰瑞米·艾恩斯 / 安婕·特拉乌 / 希尔莎-莫妮卡·杰克逊 / 鲁迪·曼卡索 / 特穆拉·莫里森 / 桑吉夫·巴哈斯卡 / 肖恩·罗杰斯 / 基兰·霍奇森 / 卢克·布兰登·菲尔德 / 伊恩·洛 / 卡尔·柯林斯 / 安东尼·加西亚 / 卡蒂亚·伊莉扎洛娃 / 迈克尔·勒曼 / 罗茜·伊德 / 安德斯·穆斯切蒂 / 艾德·韦德 / 格雷戈·洛基特 / 琳恩·法利 / 莎拉·劳恩 / 克里斯托弗·里夫 / 乔治·里弗斯 / 海伦·斯雷特 / 亚当·威斯特 / 凯恩·艾登 / 朱迪·布莱克特 / 尼古拉斯·凯奇 / 乔治·克鲁尼 / 利亚姆·爱德华兹 / 斯蒂芬·菲切特 / 盖尔·加朵 / 恬伊·基 / 安迪·M·米利根 / 杰森·莫玛 / 埃里克·蒂德 / 

导演:安德斯·穆斯切蒂 / 编剧:克里斯蒂娜·霍德森 Christina Hodson/伽德纳·福克斯 Gardner Fox/哈里·兰珀特 Harry Lampert

闪电侠相关影评